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扫一扫,关注我们

首页>学术科研>技术模块>⑩低碳生态

⑩低碳生态

发布时间:2017-09-05来源:作者:

长期以来,我院积极配合省住建厅和各地*开展低碳生态相关工作。省域层面编制《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广东省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十三五”规划》、《广东省低碳绿色社区评估标准》、《广东省省立国家公园建设体制机制研究》、《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标准》等规划,并且制定相关的*策和工作标准。经过多年的*策制定、技术创新、规划实践的积累,形成三方面的特点。

关于低碳生态的综述


■ 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带来地下水污染、饮用水安全、雾霾、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从国家到地方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先后开展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海绵城市、低碳生态城区等工作,并将生态的理念、指标融入各地发展计划,作为*施*的要求和标准。

        低碳生态在国际是已经探索十余年。2003 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经过10 余年的实践与发展,逐步形成强调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经济为基础,转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


图1 基于低碳生态模拟的城市设计工作框架

■ 特色

        长期以来,我院积极配合省住建厅和各地*开展低碳生态相关工作。省域层面编制《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广东省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十三五”规划》、《广东省低碳绿色社区评估标准》、《广东省省立国家公园建设体制机制研究》、《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标准》等规划,并且制定相关的*策和工作标准。经过多年的*策制定、技术创新、规划实践的积累,形成三方面的特点。

        ⒈基于“多规合一”的生态空间规划

        城市生态要素的管理涉及国土、规划、林业、环保、水务、海洋、文物等部门,管理刚性强,管理权责分散。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规划编制缺乏总体统筹,规划信息缺乏共享互动,导致多部门规划出现打架的情况。我院在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过程中,探索形成面向多部门协同的生态控制线编制方法。

        以威海生态控制线编制为例,威海市下辖两区两市(县级),工作过程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共同划定和管理生态控制线。具体来说,分为“三上三下”的工作过程:首先,“一上一下”是根据规划思路进行初步划定,结合充分掌握和吸纳各区市的数据资料,初步划定生态控制线;“二上二下”是按照“生态优先、尊重现状”的原则,在确保落实市域生态控制线规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权属边界以及相关规范与标准,核对矛盾用地,采取统一标准进行划入、划出处理;“三上三下”是通过现场沟通、征求意见等方式,基于注重实效的出发点,根据各区市意见合理进行划入、划出的调整处理,最终形成上下统一意见的方案。通过部门协调、多规融合、共划共管的工作方法,整合生态空间管控要素,绘制生态管控“一张图”。

        ⒉基于“低碳模拟”的生态城市设计

        规划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拓宽对生态要素的识别和分析的广度。当前,我院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已融入GIS、RS、Ecotect、Fluent 等多尺度数据处理、模拟、分析手段,改变数据难获取、处理难的问题,为低碳生态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宏观尺度层面以GIS 软件体系为基础,对风速、风频、降雨、遥感影像、POI 等开源数据和地形、土地利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务数据进行管理、基础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WRF、RS、SCS 等模拟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精细识别宏观尺度生态基底特征。

        微观尺度层面在以CAD 为基础的空间模型基础上,拓展融入BIM 技术。将传统的以图形数据处理拓展为对图形信息数据的处理。基于Ecotect、Fluent、Arcgis 等BIM 软件,更全面深刻模拟城市生态环境特征,支撑理性设计。

        ⒊基于“城市双修”的生态保护建设

        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蔓延,生态斑块破碎。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我院在城市低碳生态规划编制工作当中,强调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同时兼顾人的活动发展需求,将休闲、游憩、文化、娱乐等活动与生态空间融合。

        生态保护不仅是系统保护,而且要结合城市发展的需求,合理制定保护与修复的行动。通过全面分析生态空间的水平生态过程,划定生态控制线,并且结合城市发展的产业、空间、交通、市*、环境、休闲游憩等领域,基于低碳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全要素地制定城市低碳发展框架。结合城市发展的特定问题,将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的项目纳入城市“十三五”近期建设。

        ■ 展望

        低碳生态领域理论与实践仍然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我院将结合国家、省最新的*策要求,应用国际前沿模拟分析技术,立足广东省实践,为低碳生态规划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我院近年来承担的典型“低碳生态”项目:


1、湛江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Construction Plan of Low-Carbon Ecological City of Zhanjiang


2、茂名滨海新区低碳生态发展专项规划(2014—2030)

Low-Carbo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lan of Maoming Binhai New Area (2014—2030)


3、惠州市低碳生态规划(2014—2030 年)

Low-Carbon Ecological Plan of Huizhou City(2014—2030)


4、梅州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Construction Plan of Low-Carbon Ecological City of Meizhou


5、阳江市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Construction Plan of Low-Carbon Ecological City of Yangjiang


6、肇庆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

Ecological Control Line Delineation Planning of Zhaoqing


7、茂名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

Planning of Ecological Control Line of Maoming


8、惠州市生态控制线规划

Plan of Ecological Control Line of Huizhou


9、梅州市区生态控制线划定

Projet of Ecological Control Line Delineation,Meizhou


10、山东省威海市域生态控制线规划

Weihai Ecological Control Boundary Planning, Shandong Province


11、阳江市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规划

The Model Eco-Friendly Urban Area Planning,Yangjiang


12、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横套生态廊道概念规划

Conceptual Planning of Ecological Corridorof Nanhengtao, Zhangjiagang, Jiangsu Province


13、肇庆市城市湿地资源保护专项规划

Conservation Plan of Urban Wetland Resource of Zhaoqing


14、惠州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Master Plan of Daya Bay Mangrove Urban Wetland Park of Huizhou


15、惠州市潼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Master Plan of Tonghu Wetland Park in Huizhou


5782
211hmcmm大本营链接链接